作者:邱紹雯 (親子天下) 2018-07-26
照片:親子天下資料
現代孩子的假期時光總是被大人精心規劃好,上午音樂律動、下午手作塗鴉,偶爾穿插體能課、積木課或是小小職人體驗活動等,一連串寓教於樂的安排,讓孩子度過充實的假期。儘管孩子在其中,看起來也是在玩、也樂在其中,但我們往往會發現,在習慣了被安排好的行程、結構化的活動中,一旦沒人告訴他們現在要做什麼的時候,通常反應會是:「好無聊喔! 那現在要幹嘛?」
近年來兒童肥胖、近視,甚至精神疾病的問題席捲各國,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甚至呼籲,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時的自由遊戲時間,還給孩子真正的童年。許多國家,如倫敦、紐約、東京、新加坡開始推廣街道遊戲、創客遊戲場,為都市的孩子爭取更多自由遊戲的空間。也有愈來愈多人發現,「讓孩子不無聊」,不是替他們安排更多的活動,而是讓日子多留點空白與空間,讓孩子練習自己決定玩什麼、怎麼玩,擁有更多自由遊戲(free play)的時間。
什麼是自由遊戲? 自由遊戲是一種沒有結構的、自發的遊戲,孩子們可以自己決定他們想要做什麼、怎麼去做、何時要停下來或想嘗試別的東西,最重要的是沒有大人來設定目標、課程內容,而是由孩子們來主導規則,而且,自由遊戲是流動的,隨著不同孩子們的加入,規則也隨時會改變。亞東醫院兒童臨床心理師黃雅萱強調,在自由遊戲中,會需要大人們來準備空間、資源、材料,但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導者,大人只是跟隨者,允許孩子探索、體驗周圍的世界。
其實,自由遊戲的類型很多,不限於室內或戶外,只要由孩子自己主導的遊戲都可以算是。黃雅萱舉例,當孩子主動想繪畫、著色、黏貼、角色扮演、看書(不是為了學習或作業)、玩娃娃、玩積木、黏土、蠟紙,或是在戶外遊戲場玩、爬樹、蓋堡壘、玩水等就算自由遊戲。而被動接收感官刺激的3C類遊戲,以及有固定規則的運動和結構性的課程都不能算是自由遊戲。
自由遊戲vs.一般遊戲
目前,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,讓孩子自由自主的玩對於孩子的認知發展、社交技巧,以及肢體發展都相當重要。美國心理諮商師留佩萱指出,當孩子能夠自己主導遊戲的方式時,就有機會練習自己做決定、練習如何在遊戲中滿足自己的需要和別人的需求、練習如何與其他人協商討論,以及練習自我調節。除此之外,兒童心理師江淑蓉認為,自由遊戲與一般遊戲最大的不同與可貴之處在於:接納、賦能與療癒。
1、接納:今天當小孩做什麼、怎麼做都可以,而且不會特別受到評價時,孩子會感受到這個場域可以完全接納自己,他不需要刻意的表現、和別人競爭,就可以感覺內在安好,這樣的接納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定力量。
2、賦能:自由遊戲中把決定權交給小孩,正是在傳達一個重要的信念:「孩子,我們相信你」,孩子因而能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,並且願意做出各種嘗試。
3、療癒:當我們能給孩子空間時,他會依照當下的需求去選擇適合的遊戲,進而調節內在的狀態。譬如,孩子在學校人際受挫,或處在手足競爭的壓力裡,可能在遊戲時選擇和同伴玩扮家家酒,飾演一個受照顧的角色,這就是一個很棒的替代抒發、補償心理的感受。或者,孩子歷經學業挫折,可能在自由遊戲時,藉由爬樹、挑戰攀爬網等,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挑戰困難、解決問題的,因而有機會重新肯定自己,這也是自由遊戲帶來的自我療癒力。
儘管多數大人們都能認同遊戲帶來的好處,但實際生活中,身為大人的我們,總是不由自主的介入、限制著孩子的自由遊戲。「你應該要先○○○,再○○○啊!」「你不要再亂玩了,趕快蓋個沙堡給我」、「你這樣不行......等下就會......」仔細想想,類似的對話是否經常出現在遊戲場域中,當孩子真正投入在遊戲時,不少大人們喜歡在旁邊下指導棋,希望孩子做的每一步驟都是正確無誤的,或是時時刻刻拉起防護警戒,深怕孩子發生危險;同時,也有人愛把焦慮掛在嘴邊,三、五分鐘就會提醒一次:「小心一點、注意這邊、會不會熱、要不要喝水......」江淑蓉說,父母內在的焦慮,經常讓我們很容易介入孩子的遊戲狀態,但這些訊息往往在無形傳達出:「孩子,你不能犯錯」、「這裡是危險的」、「這樣不可能成功」的負向概念。
如何陪伴孩子自由遊戲?
家長可以如何陪伴孩子自由遊戲?以下提供6點建議:
1、提供豐富的遊戲素材,但不給予明確目的
孩子的創造力與可能性,通常和環境中物品的數量和種類成正比。大人有時候會跟孩子說:「你去玩吧」,可是那裡並沒有適合孩子探索的東西,黃雅萱建議,找一個安全且豐富的遊戲場域、自然鬆散素材多的地方,例如:沙、水、樹枝、果實、石頭等,或是去公園遊戲場,但不要局限在遊具本身,允許孩子打破慣有的玩法,甚至在夠大或夠豐富的範圍,可以奔跑、躲藏、攀爬、演戲或比賽等。
若在室內,像是積木、毯子、扮裝工具、藝術材料都可,只要材料適合孩子的年齡和階段,他們就可能用來進行任何遊戲。這些素材可以不斷被改變、用來做任何東西,當給予孩子廣泛的材料但不給予明確目的時,他們可以發揮更多的創造力。
2、放慢腳步,沒做什麼也沒關係
「退退退,慢慢慢」是江淑蓉希望家長時時放在心裡的六字箴言。她觀察,這一代孩子經常被安排慣了,經常在結構性的環境下做事情,所以很常見到家長帶孩子去到一個自然的遊戲場域,孩子會突然腦袋空白,不知道要做什麼。或是看到家長滿心期待,覺得難得來到一個遊戲場域,一定要玩些什麼、做些什麼,不斷催促孩子趕快去玩。有時候,太快、太急了,反而會打破孩子可以開始做什麼的可能。因為,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,有些孩子是需要時間準備,需要大人的接納、等待與賦能,我們必須先相信孩子,慢慢的他們就會進入自己需要的狀態,當然,我們也要能接受,就算孩子什麼都沒做也沒關係,放空也是可以的。
3、邀請孩子探索,不直接給答案
對有些欠缺自由遊戲經驗的孩子來說,即使身處在魅力無窮的沙坑前,也可能會問:「今天我們要做什麼?」家長不妨先練習回答:「你可以自己決定」、「你可以在這裡玩你要玩的東西」,這就是一個很棒的開始。當然,有些小孩可能還是會不知所措的問:「我不知道可以做什麼?」這時,家長可以回答:「喔! 你現在還不知道沒關係,你可以再看看」、「我看到這裡有沙子耶,沙子摸起來粗粗的、可以搓搓搓,你要不要試試看」,先邀請孩子探索手邊的素材,而不是直接蓋一個沙堡示範,或給一個明確的答案,當大人能先「退退看」,邀請孩子「試試看」的同時,就有可能出現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。
4、用正向的態度表達你的擔心
自由遊戲不代表無限上綱的自由與毫無規範,在行前,家長仍必須確認孩子理解與遵守遊戲的一般性原則:不傷害自己、不傷害別人、不傷害物品;大人不介入、不控制遊戲或設定目標,不代表就不監督或觀看孩子,基本的安全仍是最高指導原則。
當孩子在遊戲中,家長難免會有擔心,但是,江淑蓉提醒家長,試著用比較正向的方式來傳達你的訊息,而非立即的否定。比如:當看到孩子爬很高,擔心他可能踩空時,不必急著說:「你這樣上不去」、「我覺得你這樣會掉下來」,不妨換個方式說:「我知道你想做什麼,我看到你爬上去了,但是這個高度好像有點高,你腳邊好像沒有地方可以踩」、「你要不要看一下,或想一想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到達你要去的地方」。可以適時提醒他,但關鍵是態度上要表達支持。
5、不要怕孩子玩瘋,讓遊戲磨練孩子的情緒力
通常,家長很不喜歡孩子玩追趕跑跳碰的遊戲,尤其是家有男孩的家長,不喜歡的背後除了擔心受傷,也是不希望孩子興奮過了頭。其實,類似像「鬼抓人」這種摻雜著虛構緊急狀況的體驗遊戲,反而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調節情緒。日本嬰幼兒發展專家前橋明在《動得夠,孩子更好教》一書中就指出,孩子被鬼追著跑時,那種心理既緊張又刺激的亢奮情緒,會給大腦額葉刺激,亢奮的同時,就一定會出現壓抑的能力。這樣一下子亢奮,一下壓抑的感受不斷重複出現在遊戲中,正得以磨練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。
6、與孩子同在
陪伴孩子自由遊戲時,家長還可以做的重要事情是:跟孩子同在。或許你認為,不能介入孩子的遊戲、又不能阻擋他做什麼,那我們在旁邊要幹嘛? 其實,孩子在玩自己的遊戲時,他也在感覺身旁有無陪伴,眼神不時會飄過來看大人,希望你注意他。這時候,家長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,適時回應他的情緒與行為,「喔,你做了這個東西啊!」就會讓孩子感覺他真的被接納,並且與父母同在,這對增進親子關係的連結非常有幫助。
與其說如何教孩子自由遊戲,不如說是還給孩子自由遊戲的本能,因為,每個孩子天生就是玩耍的天才,只因身處在今日這樣一個欠缺遊戲場地「空間」、沒有一起玩的「仲間」(日文:同伴的意思)、沒有玩的「時間」的「三間」欠缺年代,自然也就愈來愈喪失玩遊戲的能力。暑假過程中,不妨讓自由遊戲成為孩子自主學習的一部分,試著偶爾讓孩子的生活中多留點空白,不去監督催促每一件事情,等待他們的想像力來引導我們,讓孩子能真正自在當個孩子。
文章出處:親子天下